水翁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州汉墓里出土的这些花椒是干啥用的广州 [复制链接]

1#
00:19

“乌榄、酸枣、梅子核、花椒、仁面子、橄榄、榄核”——这是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厅内的一个展柜里,说明牌上的文字。

这行字下面还有小字:“乌榄、酸枣、梅子核,西汉,年广州西村汉墓出土;花椒、仁面子、橄榄、榄核,东汉,年龙生岗汉墓出土”;再下面还有一行注释文字:“两广地区汉墓出土的五谷杂粮和果类非常丰富,说明两汉时期岭南人民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众多,并且已与其他地区有物种交流”。

这几句话说得挺靠谱。从广州地区其他的不少考古发现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各种各样的动物遗骸、果核残迹,比如南越王墓、南越王宫苑遗址。当时的风俗,是“事死如事生”,也就是墓主人生前吃什么用什么,身后陪葬的也是这些东西。所以这些考古发现的果蔬残骸,应当就是当时人的日常食物。

这里面有些品种很有趣,比如花椒。大家知道,今天的广东地区,是不怎么吃花椒的,据农史学者们的考察,野生花椒原生于喜马拉雅山脉,后沿江河移植到四川盆地等进行人工培植,造就了川菜鲜麻的风味。花椒的主要产地是在我国的山西、河北、陕西、云南、四川等地区,此外东北、西藏等地也有种植,而目前和岭南能靠得上边的栽培地点,还要算五岭北坡一带。那广州汉墓中出土的这些个花椒是怎么个意思?实际上花椒在先秦两汉时期是非常重要的酿酒原料。以花椒酿成的酒称为“椒酒”或“椒浆”,是古代祭祀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献享物品。此外它还是熏香的重要原料,并因多籽而有着“宜子孙”的象征含义。

又比如酸枣,在我国广泛分布,在北部的太行山、吕梁山、五台山区等地尤为集中,中南地区各省也有分布,但在广东,这种果子应当属于稀罕物,那它又是怎么来到了广东人的餐桌上的呢?从墓主人郑重其事地将之与自己一起入土的做法来看,对它还是非常珍视的。

这里有个题外话:在南越王宫署遗址中出土的南越木简上,有几只上面就写着某棵树结了多少只枣,收了多少只之类的文字。虽然酸枣和枣并不完全是一种东西,但类比之下,我们也能看出当时人对这些“北方佳果”的重视程度。

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秦汉时期岭南的农业种植已经相当发达且丰富了,虽然不能和今天相比,但主食类有薯芋、桄榔、葛、薏苡等;蔬菜类有芥菜、黄瓜、木瓜、茄子、竹笋、蘑菇等;调味类有姜、花椒、酸梅、八角等;水果类有荔枝、龙眼、柚、橘、甘蔗、荸荠、槟榔、椰子、芭蕉、羊桃、黄皮、橄榄等;药物香料类有桂、菖蒲、金银花、葫芦、人面子、沉香等。而博物馆里的这些宝贵遗存,就让我们看到了多年前,人们餐桌上的东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维宣卜松竹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王维宣卜松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李巧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