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
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工作劳累
你就往往很容易感受
“暑邪”
▼▼▼
职场养生堂第八期
这就给你带来防暑小贴士
01
///
暑邪到底有多邪
在中医学里
暑邪是“六邪”之一
说白了就是在夏季容易被侵袭的
致病邪气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中“暑邪”
它有这三个特点:
暑性炎热,让人感热多汗。
暑气升散,容易扰乱心神,耗伤津液。
暑多挟湿,夏季气候炎热,会蒸腾地面湿气,雨水时更容易伴随湿邪一起侵袭人体。
得了暑邪,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
下一步你就会进入到
▼
“伤暑”
又称“感暑”,伤於暑邪
表现为: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
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证候,但未发烧
“伤暑”进一步恶化就会发展到终极大BOSS
大家最熟悉的夏日常见病
▼
中暑
中暑,比伤暑更严重的反应
已成为一个病种
按照发热程度分为三个阶段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症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02
///
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
预防伤暑要“清补结合”
适度凉茶+循经保健扶阳法
首先,要预防伤暑
就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
如果不慎感染轻微伤暑后
我们南方人最爱的广东凉茶
就可以放大招了!
比如,活用广东凉茶中的五花茶
这其实只是一个统称
翻阅中国药典及传统中药典籍其实并没有五花茶组方
但如果你细心留意就会发现
大部份凉茶店或五花茶汤包都会根据
“清热、解*、消暑去湿、利小便
凉血、预防夏季风热感冒”
目的来配伍
最常用的花种为
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和鸡蛋花五种
个别方剂根据饮用者的体质而略作修改
如将某些花替代成
水翁花、玫瑰花、款冬花、辛夷花或合欢花等
所以我们在饮用“五花茶”时
要看清楚成份里面具体由哪些花组成
要因体质来配伍适宜对证的花种
03
///
预防伤暑大法
预防伤暑大法一
-清-
要配伍适合自己的“五花茶”方
就要了解常用花种的性味归经与功效
根据自己身体状况
配伍适合的花种,掌握好每种花的份量
若您配伍的五花茶带有明显的偏性
则点到即止,不宜经常性饮用
预防伤暑大法二
-补-
“三伏天”是一年中暑邪横行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指“伏邪”
即是开头提到的中医“六邪”
中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为什么最容易生病
三伏天是一年中
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当湿热达到高峰
人体的血管扩张以释放感内的炎热
但一旦遇凉,寒邪也会同时趁机入侵
而抗击因伏天入侵的暑邪及寒邪
最根本的还是要帮补体内阳气
这就要从运行气血的经络着手
经络要常通,阳气才能补足
判断哪里不通的办法就是最经典的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当你感觉某个部位酸与麻
则表明这个部位气血开始不足
也属于即将不通的高危状态
面对这些问题,除了针灸
其实还有一些便于操作的日常补阳妙招
04
///
日常补阳妙招
中医最常用外治手法“中药敷贴”
补阳重要组穴
神阙+气海+关元
神阙穴
定位
在脐中部,脐中央
穴位作用
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气海穴
定位
脐中下1.5寸
穴位作用
培补元气,益肾固精
补益回阳,延年益寿
关元穴
定位
脐中下3寸
穴位作用
培补元气,益肾固精
“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与气海之间合为“下丹田”部位
手指同身寸法
常在以上三穴之间补充阳气,可有助驱赶寒湿,缓解经痛,培助胎元,调理下焦,包括肠胃、男女生殖系统之积病。
常用补旧之法,可以艾灸、各种扶阳设备的温照,以及最简单的中药敷贴。
补阳中药敷贴常用组方
红花、杜仲、川芎、防已、干姜、肉桂、三七、三菱等活血通络,培补阳气的中药组成,从肚脐到丹田部位,日常敷贴,可起到温和补阳作用,如寒湿特别严重的人士,也可在常开空调的夜晚敷贴,以达到持续补阳的效果。
希望这些实用的防暑小贴士
能够伴你迎接最难熬的“三伏天”
为你倍添清凉和舒适!
职场养生堂
不定期更新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