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翁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香港的凉茶铺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香港夏季漫长,天气潮湿闷热,暑病热疾尤多。具有清热解*功效的中药凉茶则应运而生,其中最有名的是“王老吉"凉茶。老式凉茶铺通过改变装修风格和经营方式增加竞争力。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吴旭霞所撰写的《茶馆闲情·中国茶馆的演变与情趣》(光明日报出版社年8月出版)中第五章的内容。

据说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年),广州有个医生叫做王吉,他在今广州文化公园东边的一条巷里开了间铺子,一边帮人看病,一边煲点凉茶卖。有一年夏秋之交,广州天气特别湿热,不少人口干喉痛,这使得王吉生意特别好,每天凉茶供不应求。可是热闹了几天渐渐地顾客少了,是大家病好了吗?不是,原来是凉茶不顶用了!于是王吉带着儿子上山采药,精心配制了一个药方,制出了新的凉茶,这种凉茶先苦后甜、凉而不寒,效果很好。

从此,来饮凉茶的越来越多。王吉的凉茶名声传开了,大家就称这种凉茶为“王吉凉茶”。后来,王吉去世了,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医生,人们便把这种凉茶称作“王老吉”。这种凉茶传至香港,也很快风行起来。此外,香港“单眼佬”秘方制造的24味凉茶,也深受市民的欢迎。香港老式凉茶铺,是独沽一味、专卖凉茶的,如“崩大碗”、“水翁花”、“五花茶”等,只偶尔兼售一些送口果如陈皮梅、加应子等。老式的凉茶铺,一般在店铺中的显要处摆一只有放水龙头的大茶桶,台上放着十碗八碗凉茶,顾客可随意取饮,价廉物美。

后来,凉茶铺为了吸引顾客,在店铺中安装了收音机唱片机,播放音乐。50、60年代的“凉茶马尾、飞机头”之风兴盛时。不久,香港经济起飞,很多旧式的凉茶铺困于租金昂贵和拆楼改建风的影响,不能维持而结束营业。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装修得古色古香自成一格,专卖龟苓膏、银菊露、24味凉茶的凉茶铺再次兴起。除了老字号的恭和堂之外,还有标榜以医方医法泡制龟苓膏的福安康凉茶铺等,各具特色。复兴的凉茶业经营者为招徕和方便顾客,增强竞争力,往往采取连锁店的经营方式。凉茶铺吸引了众多的客人甚至一些外国人也来光顾。

(图片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