璜溪是一个历史文化村落。社工进驻璜溪之初,便惊叹于璜溪历史感的厚重。现如今村内还有诸多保存完好的横跨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但历史不单单存在于这些建筑物之中,还在村民的亲身经历中,还在于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之中。人们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历史中寻根蒴果,找到自己的位置,寻得力量,便是口述历史的力量。
栏目将集中分享一批社工与村民一起完成的口述史和生命故事,将璜溪的故事一直说下去,说给更多的人听。
本文作者:李竞华
(带领村里小朋友导赏村史馆,讲村里的故事)
璜溪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高边社区。
村始宋末枝繁叶茂源远流长八百载
祖籍浙江经伦盖世钦点司理四品官
——李氏大宗祠对联
重修后大宗祠内的这幅对联,已反映出璜溪的历史。宋朝末年,始祖李纯斋(文天祥的学生)在广州府任司理大夫(四品官,相当于现在法院或检察院院长之职)。元人入侵至广州,宋朝灭亡后,避居现在之璜溪村并在此生根开枝发叶。
璜溪的村名一直称“小*泥”,因开村之初挖河涌时挖出大量的*泥,故村名叫“小*泥”,民国后才叫璜溪村。本村地下的*泥层部分地方含有铁矿石,村中水井渗出的井水都是铁锈水,故很少人饮用。
原生态的璜溪村,座南向北,四周河涌环绕。作为村面的街前向北,东西两头向前方各伸出一条种上松树的基,称作松树基,好似张开的一双大臂拥抱人世间的一切,村背后的正中,生长着一颗树龄几百年的大榕树,好像一把大伞,又像一个大盾,支撑荫护着村的背后。
背后的后方,还有一条由竹树形成的竹基,围着整条村庄,东南西三面绿树成荫,树木以细叶榕和竹树为主,河边以水松,水翁树为主,旱地上还有龙眼、荔枝、番石榴、凤眼果,木瓜、香蕉、杨桃、假沙梨等等的果树,其他树木的品种更数不胜数。河涌中生活的鱼类、贝类也有几十种,河边水中生长的植物如:金鱼茜、牛尾茜、鳝尾茜、交荀、莲藕……。这样美好的环境只留在60岁以上老人的脑海里。
村东西两边百年以上的古榕树有十多棵,由于人为和雷劈的破坏,现仅存10棵。
村中大小宗祠以前有十多间,目前尚存七间。解放后几十年来,大小宗祠几经变迁。大宗祠年以前曾作牛栏,-作猪舍,年后改作仓库,至年第一次筹款重修,年第二次重修。
年前村中有庙宇两间,“大庙”是“天后庙”,“细庙”面积很小而且很矮,只有一人多高,大庙在公社化初期大刮共产风时期被拆走,细庙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彻底拆除,庙中的大小菩萨在大跃进初期破除迷信的运动中与宗祠内的祖先牌位一起,被一把无情的大火烧的干干净净。
村中民居的布局,采用广府地区流行的梳式,俗称“耙齿巷”布局,一条横街贯通九条直巷,街前东西方各筑一个炮楼,横街东西两边各建一个门楼。炮楼、门楼都开有枪眼,解放前每晚都有民团拿枪防守。每条巷口巷尾亦设有门楼,装有闸子,一般贼人难以出入村内作案。
每条巷民居的设计错落有序:正门向东,横门向西,神位向北。由街前(北方)向上第一间的东面比第二间突出的20-30公分,即第二间比第一间向西缩入20-30公分。瓦檐的高度第二间的前檐比第一间的后檐高10公分,第三间比第二间又高10公分,如此类推。此种设计“中和里”的房屋最明显。
民居建筑的年代:有明朝后期的,清朝的,晚清民国的居多数。
建筑风格多姿多彩,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风格。屋主的经济实力,*治地位的不同,所建房屋的差距亦大,古典的、正统的、传统园落的、西欧风情的各式各样风格都有,石刻、砖雕、灰塑到处可见。
由于历史的原因,村中总的族谱已失,幸存的只有居住东南亚国家的一些族人,带返家乡认祖归宗的一些族谱,记载着不十分全面的信息。村中有些人只有家谱没有族谱。
现在村中居住最长辈的是21代,后辈一些的可能排到25-26代。现存的族谱只记载着始祖的情况及七代以内子孙的姓名。80年以前的历史除了族谱记载之外,只能以口头流传下来的片言只语中来汇集。族谱中有句话记载着有些族人(十三世)迁往清远居住,百年前曾回乡拜祖有联系,后中断了,年经努力再联系上,如今每年都有联系。此乃族中之幸。
抗日战争胜利后,村中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目前健在见证的还有极少数人。
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珍贵的文化资源。我村第一次被破坏的是-年间的“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的一次运动和大刮共产风,把村中属于旧文化意识的庙宇、部分的宗祠拆掉,保护村的围墙也拆掉,能用的建筑材料全部搬走。
大炼钢铁期间,把炮楼的铁闸、铁窗门等等,是“铁”都拆走。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初期“破旧立新”,横扫封资修的流*,各类墙上的砖雕、灰塑、壁画全部铲除。好模好样的一个村庄,搞得乌烟瘴气,铲掉的那些艺术品,即使找大师来修复,也无法复原旧貌,太可惜了。
村四周围的旱地,旱基以前种满竹树,果树,原本就是竹园,种满果树的基,最后在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中消失了,全部开荒成农田,多姿多彩的风景,消失了一大半。
村中的房屋(指解放前建成的)50%长期无人居住,时间长的空置80年以上。砖瓦结构的房屋空置20-30年后无人入住,房屋就开始变质,村内现存的古屋,由于长期无人居住,瓦面长满杂草甚至树木,横条杉木被虫蚁蚀食,有的已自行倒塌,上等木料制造的门窗,经长期的雨淋日晒已经腐朽,残恒败瓦景象的房屋数量很多,极待修整。
村中70年代后出生或入住的人,对村中原有的风貌没有印象,新旧难以对比,年纪稍大或老一辈的人,今昔比较,总是怀念以前的人文景观。小河绿树环绕的村庄,那清新的空气、碧绿的河水,满河的鱼虾,痛惜失去的一切。对目前的状况,特别对越来越多即将倒塌居屋的安危,特别焦虑和担心,不知如何处理,却又有心无力。谨以此为记!
交通指引
1.自驾车
导航到“狮山镇璜溪村”可达。
2.公交
佛山西站—璜溪村
乘坐b路/路到璜溪站下,步行约7min后到达。
南海车站—璜溪村
乘坐桂17路到蛇龙北下,转乘沥01到璜溪站下,步行约7min后到达。
广州芳村客运站—璜溪村
乘坐佛到小布站下,换乘沥13路到富强北路北站下,步行3min后到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