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科学治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4459912.html灰霉病是葡萄常见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生长期及贮藏期均会发生,但凡遇到适宜条件,一言不合就发病,且危害时间长、防治难度大,特别是对南方地区和北方保护地葡萄生产影响十分严重。
葡萄种植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病害,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而葡萄灰霉病一年共有3次高发时期,分别是花期、幼果期、转色期至成熟
葡萄灰霉病俗称"烂花穗",又叫葡萄灰腐病,是灰葡萄孢霉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普通葡萄上的一种病害。葡萄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已经成熟的果实,有时也危害新梢、叶片和果梗。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春季引起花腐,中国各地均有发生。病害流行时花穗发病率可达70%以上。成熟的果实也常因此病在贮藏、运输和销售期间引起腐烂。葡萄酿酒时如不慎混入灰霉病的病果,可造成葡萄酒颜色改变、酒质变劣。
1.灰霉病危害表现
新梢及叶片:产生淡褐色形状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上有时出现不太明显的轮纹,湿度大时,感病枝梢也能长出稀疏灰色霉层。
主要危害花冠、花序和果实,在田间通常造成落花落果和果实腐烂。花序发病后软腐并萎蔫,甚至整个花序坏死。
花穗及果穗:花穗和刚落花后的小果穗易受侵染,发病初期被害部呈淡褐色水渍状,很快变暗褐色,整个果穗软腐;
潮湿时病穗上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细看时还可见到极微细的水珠,此为病原菌分生孢子;
晴天时腐烂的病穗逐渐失水萎缩、干枯脱落果粒发病时出现褐色褪色斑点,病斑果皮易裂开,果皮易与果肉分离脱落。如环境湿度大,果实病斑处很快出现灰色霉层,晴天时腐烂的病穗逐渐失水萎缩、干枯。
果实:成熟果实及果梗被害,果面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整个果实软腐,长出鼠灰色霉层,果梗变黑色,不久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
贮藏期发病时病斑部会溢出*褐色黏液,病斑会长出大量鼠灰色霉层。
叶片发病一般从尖端出现淡*褐色“V”字病斑,随后病斑向内扩大,颜色由*褐色变黑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病叶下垂或干枯,表面生有少量霉状物。
嫩茎受灰霉病侵害时出现水浸状小斑,后期发展为椭圆形病斑,病斑上有灰褐色霉状物。
2.灰霉病的深度认识
1、两个发病高峰期
开花前至幼果期,主要危害花及幼果。果实着色至成熟期,主要危害葡萄果实。
2、葡萄灰霉病9大发病原因
1、葡萄园内排水不良、栽植密度过大,郁蔽不透风,更容易发病。
2、葡萄开花和坐果期如遇气温偏低、多雨、潮湿环境,加之诸如暴风雨、冰雹、鸟类、昆虫和农事操作等造成伤口增多,易诱发病害流行。
3、花帽未正常脱落,灰霉病感病风险大大增加;花粉粒是病菌良好的营养,得病的花粉粒掉落到叶片时会引起叶片病斑。
4、葡萄着色后,紧穗型葡萄果实膨大,相互挤压破裂易导致病害发生。
5、土壤粘性重、偏碱时易发病;葡萄园久旱后遇雨或灌溉不当引起裂果也易导致病害发生。保护地内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时易发病。
6、葡萄园干透再浇水,造成裂梗或者裂果也易导致病害发生。
7、保护地内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时易发病。
8、管理粗放、施磷钾肥不足、虫伤较多的葡萄园容易发病。
9、地势低洼、枝稍徒长,通风透光不足果园发病重。
推荐防治方案:
1、加强田间管理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因果园通风透气不好,枝条太紧密,造成田间郁闭高湿,诱发灰霉病。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情况多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锌等微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配合有机水溶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因徒长、土壤问题引发灰霉病的风险。
2、清除病源
生长期内,特别是低温、阴雨天气时要经常检查病情,发现问题及时防治。果实发病后,结合疏果将病果、老叶清除,避免随意乱扔,以防再次侵染。
做好清园工作及药剂选用,一般来说保护性药剂不易产生抗药性,但专性杀菌剂则较易产生抗药性。
3、药剂防治
在休眠期做好清园的基础上,灰霉病化学防治要抓住五个关键时期。
①花期末尾:以控制葡萄串中早期病菌侵染。
②聚束期:以减轻茎杆和花梗的病菌侵染数量。
③果实成熟初期:防止葡萄浆果感病下垂。
④采收前三周:预防初期侵染病菌再扩展。
⑤采收前:主要是预防运输过程中灰霉病的发生。
主要防治药剂: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福美双、菌核净、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氟唑菌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