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药
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温里药,又名祛寒药。
本类药物味辛而性温热,辛能散、行,温能通,善走脏腑而能温里祛寒,温经止痛,故可用治里寒证,尤以里寒实证为主。即《内经》所谓“寒者热之”、《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之意。个别药物尚能助阳、回阳,用以治疗虚寒证,亡阳证。
温里药因其主要归经的不同而有多种效用。主入脾胃经者,能温中散寒止痛,可用治外寒入侵,直中脾胃或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或伴有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饮食不振等;主入肺经者,能温肺化饮,用治肺寒痰饮证,症见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主入肝经者,能暖肝散寒止痛,用治寒侵肝经的少腹痛、寒疝腹痛或厥阴头痛等;主入肾经者,能温肾助阳,用治肾阳不足证,症见阳瘘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等;主入心肾二经者,能温阳通脉,用治心肾阳虚证,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或回阳救逆,用治亡阳厥逆,症见畏寒倦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
使用温里药应根据不同证候作适当配伍。
本类药物多辛热燥烈,易伤阴动火,故天气炎热时或素体火旺者当减少用量;热伏于里,热深厥深,真热假寒证当禁用;凡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孕妇慎用。
丁香
最早记录于《雷公炮炙论》。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得干燥花蕾。习称公丁香。本品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以个大、色棕褐、香气浓、油多者为佳。生用。
辛,温。归脾、胃、肾经。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1.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
本品辛温芳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正如《本草正》谓其“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
2.心腹冷痛
本品辛散温通,功能温中散寒止痛,可用治心腹冷痛。治疗胸痹心冷痛;胃寒脘腹冷痛。
3.肾虚阳痿,宫冷
本品性味辛温,入肾经,有温肾助阳起痿之功。治疗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煎服,1~3g,或研末外敷。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又名鸡舌香。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公丁香相似,但气味较淡,功力较逊。
8岁
封面
云少
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