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饮茶大多分两种。一种爱茶,认为茶,清香淡雅,余韵悠长!有一盏清茶相伴,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抑或古刹之幽,老村之静,便胜却人间无数。这种人,有时候喝茶往往讲究手法程序,从水到茶具到环境要求诸多。
另一种对茶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茶,在他们眼中只是一种功能性饮料,用于解渴即可。这种人,对喝茶往往无甚讲究,甚至对那些精致繁琐的饮茶过程嗤之以鼻:
“喝个茶而已,那么讲究,难道还能喝出花儿来?”
其实喝茶就是一种心情,至于饮茶的过程只是一种寄托,本倒是无所谓的。不过,对喝茶喝出花儿来这样的疑问,还真是有解!因为对茶圣陆羽来说,喝茶喝出花儿来只是基本套路!
茶之“花”,来了!
前面小编的茶圣就是茶圣,煮茶到了一定境界,连水的火候都有讲究!一文中,对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的火候,从一沸水到三沸水,作了介绍。用最佳火候煎茶,才能“育其华也”。《茶经》中,陆羽将煎好的茶倒入碗中,这花就来了:
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
“沫饽”——茶汤的精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
你们看,这“花”是不是来了?换句话说,这茶之“花”就是——“沫饽”的不同形态。可那这花到底什么样子,到底美不美呢?咱一起往下看。
茶之“花”——美!
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茶之花到底有多美?
第一,就好像细细密密的枣花,飘飘然浮动在环池之上;
第二,又好像回环曲折的潭水和水中陆地边上,那新生的青色浮萍;
第三,又好像那晴朗天空中,那片片如鳞的点点浮云。
细密的枣花,新生的青萍,如鳞的浮云,三种意象都美不胜收!
美不美?美啊!
茶之“花”,真美!
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
再说说那“沫”吧。青绿色的茶沫,
第一,好似点点细碎青苔,漂浮在水边;
第二,又好像片片菊花瓣,落入杯中。
点点青苔,片片菊英,两种意象同样美轮美奂!
美不美?真美!
茶之“花”,美哉美哉!
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pó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敷”,有之。
再说说那“饽”吧。煮茶的时候,渣滓在水中上下翻腾,等到水沸腾起来,表面浮起一层层白色泡沫,厚厚的堆积起来,洁白明亮,恍若积雪。
《荈赋》中说“明亮似积雪,光彩如春花”,真是这样。
焕如积雪,灿若春花!
美不美?美哉美哉!
茶圣陆羽的茶之花,焕如积雪,灿若春花!愿与诸君共赏!
注:茶圣陆羽绘就茶之花,其实是一种高明的分茶技艺,叫作“水丹青”。利用煮茶时升腾而起的大量泡沫,通过点茶、搅打等手法,对分茶是壶口高低、水流快慢等加以控制,最终在茶盏之中,绘出水墨丹青,美轮美奂,让饮茶人在饮茶时有美的享受,大大丰富茶文化的内涵!具体咱们下期再接着聊。
喝个茶恁讲究!能喝出花儿来?茶圣陆羽:能!茶之“花”还很美!